走進西安交通大學,景色美不勝收,無論是春天的櫻花還是秋天的梧桐,從錢學森圖書館到四大發明廣場,處處都彰顯著西安交大的文化底蘊。西安交通大學共有兩個學生食堂,分別是梧桐苑和康橋苑餐廳。

來到梧桐苑餐廳后廚,“知道沒有用,知道并做到才有力量”,可見后勤管理需要執行力和自覺性,后勤保障部副部長兼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吳興兵也向我們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管理辦法,隨處可見的標語彰顯制度與文化,處處可見餐廳管理的細節之處,并列出責任人,凸顯后勤從業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私人物品也有專門的存放處,所有人使用完后必須歸位,“水杯不回家,我們不回家”, 所有的抹布分顏色管理,刀具有專門的存放柜,并且做到專人的刀具專人使用歸置,案板一律立起存放,避免發霉和交叉感染,無論是半成品還是成品,防護和保溫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一切井然有序,穩定運作,為學生產出安全、健康飯食。

西安交通大學嚴把食材入口關,所有庫房食材均索證索票、設立臺賬,保證公開透明和食材先入先出準則。所有食材均按照標準離地存放,學校選用北大荒大米及上市公司的食用油和副食品,通過一律選用大品牌產品的方式來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學生的用餐體驗。

西安交通大學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學校食堂一年一個新氣象,通過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手段,加強內部管理,在修煉內功的同時,加強供應端科學化、合理化,將合理膳食作為重要目標并落到實處。交大后勤人嚴格規范從業人員持證上崗、餐飲具消毒、食品留樣和食材儲存工作,層層壓實責任,給食品安全擰緊安全閥,當好食品安全把關人,護好校園師生盤中餐。
(中國食品安全報 高級記者 陳賢義 記者 惠慶蓮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