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9月30日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6.79元/公斤,比29日上升1.0%,價格相對穩定。此前,農業農村部已表示,9月中旬,部分省份生豬價格開始有所回落,預計國慶節期間生豬價格將總體保持穩定。
較高的豬價拉動庫存冷凍豬肉出貨增加。日前,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開展第三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此次共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0000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國慶前夕,在市場機制發揮主體作用的前提下,中央和地方通過促進產銷對接,增加儲備投放等多種方式,加大肉類市場供應,肉類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趨穩。9月初至今,共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肉三個批次,總計投放豬肉2萬噸,牛肉2400噸,羊肉1900噸。根據我們的了解,目前部分地區也陸續開展了地方儲備肉的投放工作,市場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
9月19日以來,相關部門已累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30000噸。部分地區的地方儲備肉也正在陸續投放。
10月2日上午,江西吉安市的一個儲備豬肉投放點開始投放當天的豬肉,夾心肉、后腿肉、條肉、湯骨皆有供應。市民劉燕看了之后,忍不住下手購買。她說,跟目前的市場價相比,這些肉的價格便宜不少。“比外面豬肉的價格,低了10塊錢以上,外面要賣20多塊錢,看上去還是非常新鮮的,我覺得比較實惠。”
目前,政府儲備肉在吉安十分暢銷,F場前來購買的市民排起了長隊。該商場負責人張希表示,政府儲備肉質量有保證,價格實惠,深受市民歡迎。據了解,吉安市此次參與政府儲備豬肉投放的有5個投放點,分別位于市區中心不同的市場,投放時間共計6天,價格全市統一16.75元/斤,每天不限購。
專家表示,儲備豬肉的投放增加了豬肉的市場供給,保障了國慶節期間肉類供應,對國慶期間豬價和肉價上漲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彭紹宗表示,發改委牽頭制定重要時間節點的凍豬肉投放計劃,包括已經過去的中秋節,以及國慶、明年的元旦和春節等重要節假日,能夠為豬肉市場供應提供有力保障。彭紹宗說:“今年3月,我委大力推動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同時還印發通知,指導地方開展凍豬肉收儲工作,督促各地將儲備任務落實到位。目前中央和地方層面凍豬肉收儲量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
除了儲備豬肉的投放,農業農村部表示,廣東、四川明確各地市實施生豬最低出欄量或基本保障任務。
此外,禽肉禽蛋等畜產品生產增加較多,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據監測,1-8月全國肉雞出欄量同比增長13.2%,增幅為近年來少有。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出欄肉鴨21.94億只,鴨肉產量約513萬噸,半年產量即已達2018年全年產量的四分之三,發展勢頭超乎預期。8月份全國監測縣肉牛存欄同比增4.2%,肉羊存欄同比增長0.5%,保守估計全年牛羊肉增產30萬噸以上。各方發力推動各種肉類上市,讓百姓的假日餐桌上不缺肉。
黃金周物價走勢如何?
國慶是居民消費的旺季,保持物價平穩事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今年國慶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情況和物價走勢備受關注。
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強化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促進生豬產能加快恢復,做好進口和儲備調節等工作,增加牛羊肉、雞肉等禽肉市場供應,保障節假日等重要時段食品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密切關注部分關聯產品價格變化,防止物價聯動上漲。
據商務部監測,9月以來,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中,肉類、雞蛋價格有所上漲,漲幅趨緩,蔬菜、水果價格小幅回落。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第39周(2019年9月23日—9月2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1.90,比前一周降0.75個點。其中,28種蔬菜周均價環比跌1.3%;6種水果周均價環比跌5.7%,為連續14周下跌,富士蘋果、鴨梨、菠蘿和巨峰葡萄環比分別跌10.4%、9.8%、8.2%和3.5%。
近期,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等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增加農產品生產供應,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等,著力保障市場供應,促進物價基本穩定。官方強調,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和重點群體基本生活。各地要按照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此前,發改委在8月29日表示,為減輕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生活影響,各地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向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已累計發放金額約24億元。
對于國慶期間的物價走勢,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密切監測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價格變化,根據需要及時采取相應調控措施,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商務部表示,為保障節日市場供應,將加強產銷銜接,拓寬貨源渠道,積極增加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豬肉以及牛羊肉、禽肉、雞蛋、水產品等供應,適時投放中央和地方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確保節日市場供應穩定。
國慶假期外賣訂單激增
國慶前三天,全國重點城市中,蘭州、南昌、成都、貴陽、青島的酒店外賣訂單同比增速居全國前五。其中,城市外賣異地下單占比顯示,使用該外賣平臺的北京用戶最喜歡去的城市是上海、天津和杭州。而最愛在北京點外賣的外地游客,大多來自于上海、杭州和沈陽。
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外賣平臺數據顯示,上海的生煎、武漢的熱干面、西安的肉夾饃外賣銷量在前3天最高。上海的生煎在國慶前3日,有超過11萬人次下單。而北京游客在外地點外賣的前三名食品分別為西安肉夾饃、云南米線和上海小籠包。北京烤鴨則最受廈門游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