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出鏡: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中國食品安全報陜西記者站落實“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今天我們來到了商洛市柞水縣。在柞水的大小店面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兩個責任”公示牌,那么這個公示牌都公布了哪些有用信息?這些信息又能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起到哪些作用呢?下面就讓我們去柞水市場監管局看看吧!
在商洛市柞水縣的大小店面里,都能看到這樣的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公示欄,除了傳統的公示證照以外,還根據店面的從業項目不同,按照大型商超、餐飲店、生產企業、小作坊等對公示欄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第60號令,因地制宜,落實到位。

市場監管工作人員 (在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屬地責任管理過程當中,首先我們指派了兩名日常監督管理人員,作為企業的日常監管人員,其次,我們是要求包保干部至少每季度,到企業深入調查,督查、督導一次。)
商洛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 程光文 (全力推行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一個責任就是:落實黨政同責屬地管理責任,明確黨政領導干部分層分級包保企業,第二個責任就是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在企業里建立食品安全組織架構,落實企業法人的第一責任人責任,在企業里設立食品安全總監,并根據其工作崗位要求設立若干個食品安全員。)
了解了公示欄的內容,老百姓也可以通過公示欄直接了解到這家店面被誰監管,監管人員是否履責,一方面明確了市場主體責任,另一方面落實了黨政包保干部責任,有效的督促和保障了食品源頭安全。目前,柞水縣2207戶市場主體,完成了定級并按照要求落實主體責任,366名包保干部已經入駐企業督導落實包保責任。

柞水縣乾佑街道辦事處 副主任 吳飛(我作為包保干部,我自己理解的分為兩個責任,第一個責任是政治責任,第二個責任是我的工作職責責任,政治責任就是作為包保干部,我覺得應該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履行屬地管理責任,確保我轄區內,我所分抓的市場主體不能發生任何食品安全的事故,這是我理解的第一層意思,就是政治責任。第二個是我的工作職責,一是按照,嚴格按照任務清單,至少每季度開展一次督導檢查任務,對照自己的承諾書,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確保那個食品安全底線。)
柞水縣市場監管局通過“三方培訓”,一方面讓市監干部做到“進店做示范,做給店員看,教會店員干。通過店員干,促使面貌變,讓企業更規范”,一方面讓包保干部學會如何督導,最后通過線上線下、入企到店,為企業的制度上墻和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做好培訓和保障。
企業食品安全總監 (過去的話,那就是一旦發生責任的話,那就是企業承擔主體責任,現在兩個責任落實完了以后,你像我作為食品安全總監的話,一旦市場上出現問題的話,不僅是企業受到處罰,我個人也受到相應的處罰。)
柞水縣市場監管局 局長 祁少鋒 (是根據每個店和食品企業,還有各個就是小作坊,他們的不同的類型,我們制定了不同的管理的制度,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分類分批進行管理,而不是籠統的利用一個總的,比方說學校的,我們按照學校的這一塊的要求,食品安全的落實,小作坊的,小作坊的工作制度,把制度與分類細化,真正實用,而不是大而空,我們是做的小而細。)
在柞水縣市場監管局,記者了解到,要想監管工作做到位,離不開“商洛市場智慧監管平臺”,監管干部可以足不出戶,使用一部手機,一個app,一個賬號,一個二維碼,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管轄范圍內的企業生產線、學校食堂、餐廳后廚等監管對象,查看索證索票,發布文件通知,抓取違規操作等具體事宜。
有了如此高效、便利的新監管方式,不僅推動了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化,還有效破解了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的難題,提升了監管效能。

柞水縣市場監管局 局長 祁少鋒 (這兩個責任開展以來,我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及時地召開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研究這一塊兒的工作,扎實的部署,精心的推進,使得這項工作人人肩上有擔子,每個人都知道了自己的職責,我們采取了五個三的工作方法,就是首先我們把責任分到人,分到片區,我們的科級領導干部包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抓兩個責任的落實,如何去檢查,如何去做好這個責任的落實,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整個縣上形成了一個齊抓共管的良好的氛圍。)
記者出鏡: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柞水縣市場監管局先行一步,依托商洛智慧監管平臺,掌控全域市場主體,力行黨政同責,將監管工作落細落小落實,使柞水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好了,本期的節目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高級記者陳賢義 記者陳茜 惠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