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又名維他命,通俗來講,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的一類有機物質,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維生素分為水溶性與脂溶性兩大類,目前有十幾種。

雖然化學結構及性質不同,卻有著以下共同點:
·均以維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它不是構成人機體組織和細胞的組成成分,也不會產生能量,主要是參與機體代謝的調節;
·多數維生素在人機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滿足需要,必須通過食物中獲得;
·人體的需要量很小,日需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計算,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其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
造成人體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一、食物供應嚴重不足,攝入不夠,如:食物單一、儲存不當、烹飪破壞等。
二、吸收利用降低,如:消化系統疾病或攝入脂肪量過少從而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三、需要量相對增高,如: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兒童、特殊工種、特殊環境下的人群。
四、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導致對維生素需要量的增加。
維生素缺乏的癥狀與食物補充類別
維生素A缺乏
成人會出現夜盲、角膜干燥、毛發干枯;嬰兒會頻繁嗆奶、抗感染能力下降及反復性呼吸道感染和腹瀉。主要是電腦族、業務員及攝入母乳不足的嬰兒等人群,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或是精神壓力過大都容易造成。

補充,宜多食牛奶、胡蘿卜、動物肝臟(羊肝等)、青蒜、空心菜、豆制品、雞蛋、魚、核桃、青菜、大白菜、西紅柿及新鮮水果等食物。


維生素B缺乏
主要是工作量大及運動較多的人群。其中,維生素B1缺乏時會出現食欲減退、乏力、頭痛、肌肉酸痛、體重減輕等癥狀,隨著病情加重,可出現典型的心血管系統與神經系統癥狀。維生素B2缺乏時會影響體內生物氧化,造成代謝障礙,出現口角炎、眼瞼炎、結膜炎、唇舌炎、耳鼻粘膜干燥、皮膚干燥脫屑等一系列病癥。維生素B3缺乏時,可產生糙皮病,表現為皮炎、舌炎、口腔潰瘍、腹瀉及煩躁、失眠感覺異常等癥狀。維生素B5缺乏時低血糖癥狀,血液及皮膚異常及疲倦、憂郁、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易患十二指腸潰瘍。維生素B6缺乏會出現舌苔厚重,嘴唇浮腫,頭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維生素B12缺乏時會出現行動易失平衡,身體會有間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有麻刺感等癥狀。因此當身體出現任何某一種癥狀時,需要及時補充,否則情況將會繼續變化。

補充,宜多食油菜、土豆、茄子、南瓜、豆芽、香蕉、蘋果、魚類等食物。

維生素C缺乏
會出現乏力、食欲差、體重減輕、性情暴躁、關節疼痛,牙齦腫脹、發紅、疼痛和出血等,主要是煙民、經常熬夜者及活動量大的人等。吸煙會消耗體內大量的維生素;而熬夜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的合成也需要維生素C。經常在外奔波者,水溶性維生素C會隨著汗液從體內大量流失。

補充,宜多食鮮棗、獼猴桃、山楂、柑橘、草莓、柚子等水果、綠豆芽、西紅柿、甘藍等食物。但維生素C與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同時攝入,可破壞維生素B12的功效,導致貧血。

維生素D缺乏
多為兒童和老年人。兒童維生素D不足易致鈣吸收障礙,引起雞胸和漏斗胸;老年人缺乏維生素D易致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很容易摔膠。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老年人室內活動時間長、曬太陽的時間少,機體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不高,因此容易出現缺乏。

補充,人體皮膚受到陽光照射后,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老年人平均每天花20分鐘曬太陽還是有必要的。宜多食魚類、動物肝臟、水果蔬菜,包括三文魚,蝦牛奶、面黃、豬肝、磨菇、椎汁等食物。

維生素E缺乏
會出現燥動不安、水腫、不育癥,頭發分叉、色斑,主要是心腦血管患者、女性等。維生素E具有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降低血脂等功效,另外,維生素E還可滲入到皮膚中,抵抗自由基對皮膚的侵害,起到除角質、養顏護膚的作用。

補充,宜多食核桃、花生、瓜子、芝麻、各種豆類、橄欖油、葵花籽油和十字花科蔬菜等食物。

復合維生素缺乏
主要是長期偏食,腸胃吸收欠佳者,多因食物攝入不足,與其一次吃多種維生素,還不如吃一片復合維生素。老年人腸胃的吸收不比年輕人好,加上許多營養素容易流失,因此有必要每天補充一片復合維生素片。

哪些人群容易維生素缺乏?
·攝入量少的,如偏食或減肥的人;
·需要量大的,如孕婦、青春期的少年;
·消化吸收差的人群,比如老人、胃腸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體。
補充維生素要遵循的原則
·要從正常飲食中攝;
·補充維生素不能過量,否則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皮疹及腹瀉等癥狀;
·補充時要遵守醫生、營養師指導。
人們對維生素認識的誤區
·人人都缺維生素。
事實是,一般人群通過飲食都能攝取到并不缺。
·維生素能治病。
事實是,同一種病的病因多樣,盲目補充維生素并不一定對癥。
·補維生素能代替均衡飲食。
事實是,維生素需“協同作戰”,大量服用一兩種作用有限。

特約撰稿人:劉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