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后,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萎靡一夏的食欲也漸漸開始恢復。立秋時節天氣慢慢干燥,也是最好的滋補期,在這個時期,進補是很有講究的,不宜過度進補。那么,立秋吃什么好?就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赤豆
《千金月令》里記:“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終歲無病。”赤小豆能利水消種,解毒排膿、利水濕。赤小豆因為傳說能辟邪,而且在治療痢疾方面有神效,在古代一直是被神話的豆豆。
西瓜
山東淄博、江蘇南京等地有“啃秋”習俗,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據說秋天不長痱子。此外,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年春天的腹瀉。立秋當天買個大西瓜回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啃西瓜,比賽看誰吃的快,就是啃秋了,抒發了一種對豐收的喜悅之情,寓意著五谷豐登。
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后,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茄子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吃茄子能降火氣、初秋燥。中醫認為,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于皮膚潰瘍、口舌生瘡等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蓮藕
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豐富。蓮藕具有通便止瀉、健脾開胃,而且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中。
山藥
山藥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益肺氣養肺陰,可治療肺虛、痰多、嗽久之癥。所以,立秋時節養陰養肺是重點,多食山藥可以讓養生功效更好。
黃瓜
我國東北地區立秋有吃黃瓜的習俗,希望人們永保苗條身材。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欲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調節飲食既可以多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黃瓜。
餃子
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是吃餃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雞蛋
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
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